第39章 收购鱼获(2/2)
没错,钱阳鑫料到收购鱼获会出现无人相信的情况。
在决定收购鱼获前,钱阳鑫已经着手多次调查了情况。
调查结果发现,无人做关于鱼获的买卖。
如果谁想吃鱼,直接去河里捕就行。甚至不需要捕鱼的工具,如果技术好且在无人干扰情况下,都能以饱餐一顿。
因此在小河县周围,几乎没有人以买卖鱼获为生,假设谁真的急需鱼获,雇佣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再给一张渔网,鱼获多到你无法想象。
或许有人好奇,之前钱阳鑫出租渔网明明一帆风顺,怎么现在收购鱼获的如此磕磕碰碰?
其实之前钱阳鑫可谓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误打误撞。
因为出租渔网是租费是收鱼获的一半,或者收费二文铜钱。
这里面可没有使用渔网次数限制,也就是说,花了二文铜钱,就能随便使用无数次渔网,农民们能用渔网捕鱼捕到不想继续捕下去为止。
世上无傻子,只有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罢了。
这跟收购鱼获的情况不同。
调查结果令钱阳鑫大跌眼镜并且感觉收购鱼获困难重重,所以率先做了一个预防措施,雇佣了一个托,花钱请刘高兴去当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其余人都知道螃蟹的美味。
不然凭刘高兴怎么能有一张渔网呢?
接着发生的事情都在钱阳鑫的预料中,也幸好在预料中。
不一会儿刘高兴捕了满满的一网鱼,接着把鱼给钱阳鑫。
“我言而有信,一文铜钱一斤,我先称有多少斤。”
在农民的众目睽睽下,钱阳鑫称完重量了:“一共三斤多,我算你四斤,这是给你的钱,四文铜钱。”
刘高兴接过铜钱,问道:“还继续收购吗?”
“收购。”钱阳鑫再次站到车板上,一把从木桶里抓起铜钱,然后松手,铜钱如天降的雨水般哗啦啦地掉下。
“今晚我一直会按这个价收鱼获,一直到木桶里的所有的铜钱花光为止。
“铜钱有限,想赚钱的还在等什么?心动不如行动,快点去捕鱼。”
有了刘高兴活生生的案例,再加上刘高兴急匆匆地跑去捕鱼,顿时让还在岸上旁观的农民们也动身涌到河里捕鱼。
霎时间,所有农民都下河捕鱼。
幸好成功了,钱阳鑫心中庆幸着。
收购鱼获,其实上跟商鞅城门立木取信一样,都是一个关于诚信的建立的困难。
随便收购十多斤鱼获,铁定有人卖,但长期收购,这就让人质疑它的真实性了。
钱阳鑫收购鱼获是长期且稳定,所以要让农民们知晓他的言而有信,之后才能更好进行计划。
商鞅的城门立木,就是变法建立诚信的基础。
钱阳鑫亦是如此。
来时一木桶铜钱,归时两木桶鱼获,钱阳鑫花光了一木桶铜钱,购买了两木桶鱼获。
“乡亲们乡亲们,我明日这个时候继续来收购鱼获,如果哪位乡亲们还想赚这白送的钱,记得明日来找我。”
说完,钱阳鑫驾驶牛车,带鱼获离开。
等钱阳鑫离开后,村民们全部对钱阳鑫嗤笑:“哈哈哈,竟然真的有白送钱的好事。
“哈哈哈,真有傻子收购鱼获。
“哈哈哈,这钱真好赚,也不知道他明日是否会来……”
村民们既嘲笑钱阳鑫的愚蠢,也希望钱阳鑫的愚蠢继续存在,继续来收购鱼获,他们还想赚钱。
第二日,钱阳鑫如期而至,不过这次钱阳鑫不同上次的位置,离得稍微靠近小河县。
钱阳鑫如第一日继续敲锣呼喊。
有了前车之鉴,小鱼村、小虾村、小蟹村……的农民们听到锣声,全部捕鱼去交给钱阳鑫。
其余不明所以的村民们见此也豁然开朗,全部加入卖鱼获的行列中。
第三日,钱阳鑫照旧来到,只不过位置依旧和上次不同,继续靠近小河县。
“乡亲们乡亲们,我以后不会去收购鱼获,但不代表我停止收购鱼获,我将在这间房子收购。”
钱阳鑫向农民们宣布,他以后收购鱼获将在小河县的租的房子收购鱼获。
而农民们也记下了,以后开始把捕到的鱼获带到这里卖给钱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