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若椰城中童谣甜(2/2)
少年再次稽首,“徒儿省得!”
…………
左水东逃到东域已经有一个月了。
他发现在这里全然没有了在南域时的紧张氛围。
自离开那一老一少两名道士之后,左水东中途又遇到过几拨修士。
这些修士对他的身份毫不在意。
左水东不相信他们都不认识自己,小说门就坐落于东域,其出版的《惟宁杂闻》在此地应该更加畅销,自己的画像就在那份刊物之上,不可能一个人都认不出来。
左水东冷静细思,面对这种情况,那只有一种解释,自己在南域是人人追捕的逃犯,在东域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过路客。
说得再直白一些,南域的公告在东域不好使。
想明白了这一点,左水东顿感轻松不少。
这些天左水东发现有很多人都往西而行,有在天上飞的修士;有骑着骏马的江湖客;还有装饰豪华的马车队。
左水东稍一打听,就得到了答案,原来他们都去往若椰城,游览参观一年一度的河灯佳节。
左水东之前不打算去凑这个热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怕被人认出来。
现在的情况好了很多,没有追捕之人,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东躲西藏的了。
左水东有些意动,他拿出东域舆图仔细地看了起来……
如果往西进入若椰城,再由此城北上,渡过龙江,就可以很快地到达北域;
如果不改道,继续朝着东北方向前进,那就越来越靠近无为的天阙山脉,到时还得再寻他途。
左水东想了想,还是决定去若椰城。一来,去见识见识佳节盛况;二来,由若椰城往北,可以更加快捷地直抵龙江。
一念至此,不再犹豫,收起舆图,大步而去……
…………
惟宁大陆是一个椭圆形的陆地,东西长,南北窄。
很多年以前,大陆划分界域之时,东西南北四域都是以扇形划分,中域则是一个圆形,连接着四域。
东西南北四域,幅员辽阔,面积广大,而中域因为没有顶级大派驻守,故而面积很小。
设置中域,也只是起到一个缓冲、连接的作用。
扇形版图,越靠近中域,地域越窄,越是远离中域的地方,越是宽广。
若椰城就坐落在东域这“狭窄”之处。
此城,离着南域、北域、中域,都不算太远。
若椰城因河而得名。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九天之上的仙女曾在这里浣过纱。
后来,人们就在仙女浣纱之处,沿河而居,慢慢地形成了如今这座大城。
若椰河发源于龙江,是龙江的一条支流,迤逦千里一路向东,贯穿整座城池,最后再次汇聚于龙江,随着大江奔腾远去。
若椰河就好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脱离了父母,独自一人在外玩耍,最后又再次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若椰城,惟宁名城,修凡混居,人口已超百万。
这里是无为自然道宗的辖境,城中设有道宫,长年都有筑基、金丹驻守,除了吸纳感气道童之外,还兼顾着维护一方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这里离无为的天阙山甚远,周边也坐落着一些门派,按理来说,这里不应该是无为的辖境,但若椰城地理位置太过特殊,加之人口众多,鱼龙混杂,如果没有一个实力强横的宗门在此驻守,真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
故此,对于这块飞地,无为当仁不让地就将此城划在了自己辖区之内。
众派都觉此事甚妥,无人质疑。
三月初三,晴明春日,寒暖合宜。
左水东走走停停,终于在河灯节当天早上来到了若椰城外。
这一路上,喜鹊相伴,叽喳喧鸣,好似在欢迎着远方的客人,又好似在“报喜”一般,这让左水东的心情不由得大好起来。
走不多时,一座宏伟巨城映入左水东的眼帘。
城墙很长,一眼望不到边;墙体巍峨高耸,约有六、七丈高。
此时城下已排起了长队,众人正等待着进城。
显然这都是为了观赏河灯节,幕名而来的游客。
城门口还有二十几名身穿轻甲的凡人守卒,维持着进出秩序。
人虽然多,但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一点不乱。
左水东“辞别”了喜鹊,由东门随人群有序进城……
若椰城地处交通要道,富庶之地,水运发达,人口繁盛。
左水东进得城中,入目所见尽是一番熙来攘往的热闹之景。
一条宽约三十丈,东西走向的大街之上,早已是人头攒动。
两侧高楼林立,商贾云集,物品丰富,琳琅满目,叫卖吆喝之声、游人嬉笑之声,不绝于耳。
这时,一群孩子从左水东身边经过,孩子们一边追逐小跑,一边有节奏地唱道:
“三月三,城中欢,若椰河中花灯闪;
花灯闪,真好看,娘亲带我坐游船;
坐游船,挂大帆,春风送我入仙观;
入仙观,戴金冠,学了本事打坏蛋,打坏蛋!”
孩子们越跑越远,童谣之声在空中久久回荡。
修士管理一座城市,一旦认真起来,凡俗世界里一些偷鸡摸狗、欺行霸市、为非作歹、腌臜龌龊之事全都销声匿迹。
若椰城中百业兴旺,人民安宁,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
左水东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繁盛之景,身处此地,已无危疑险厄的环境,整个人心安神宁,是彻底放松下来,几个月的紧张感顿时烟消云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