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海碗道百年酒桌话未来(2/2)
师父生前没少叨叨,先是骂,骂柳鸣一不当人子,公报私仇;骂着骂着又感概,说柳鸣一此举确实救了他一命......哎~不说这些,老一辈的恩恩怨怨,咱也说不清。来,喝酒!」
温天衢知道,赵昆方这是想自己师父了。万山君生前一生未娶,孑然一生,就收了赵昆方这一个徒弟传了衣钵。
——————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清河乡这帮太祖亲兵卫的暗中职位多是父传子、或师传徒,只因二十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袭击。老一辈的狩猎队大多战死。
要不是当时还有留守后方的讯备统温孝先和军医李剑南几个老人压场子,估计这清河乡早在那时候就断了传承。
自那场袭击战事了之后,亲兵卫基本换了一茬。木秋亭接了师父南鸿烈的职位,赵昆方接了师父万山君的职位,另外两个旅领官也有战死的后人接任。
朝堂此举,一来抚慰英灵战功,二来外派新手不易,三来估计就是大战之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年轻一辈打磨成长吧。
也就两个例外。
行书统兼军师的石书源一职,没有再委任。张万枫凭借石书源石夫子的谋略传承担起木秋亭的副手,狩猎队倒也没有断了对石家孤儿寡母的照顾。
还有就是讯备统,直至大青山一战两年后,温孝先病逝,温天衢这才从自己父亲手里接棒。
——————
「老赵,你是怕二十年前的状况重演?会那么严重?」温天衢想到这些,不禁发问。
「不单如此!」赵昆方拿着海碗当酒杯,一点点抿着。知道自己酒量并能克制得住,探行官的职业素养可见一斑。「恐怕这一次,柳阁主是打算毕全功于一役了。
从战乱到开国,再到天凯,如今已经天佑二十三年了。百年乱局,也该有个了断了。
以防万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了断之后,我们这帮太祖亲兵卫总该出山了吧。
论功行赏、加官进爵,柳阁主也好、咱天佑皇帝也好,不是薄情寡恩之人。但终究是脱离太久,恩情和战功终有一天也会用完。
到那时候,得有咱自己的人护着吧。」
「啧......」温天衢听得直抽凉气。知道能干探行官的都不是善茬,却也没成想赵昆方能考虑至此。..
「我探行官一脉历来单薄,但关系紧要。几十年的苦劳想必还是可以换个一官半职的。我家那臭小子太直,整天就知道跟着那帮矿工打闹,在山里还好。到了山外,就不一定行了。」
温天衢听出赵昆方话里的意思。他能开诚布公的说出来自己的推测,和表露收温铁柱为徒的意愿,已经是延续下一辈恩情羁绊的最大诚意了。
——————
「好!这事儿我应下了。」温天衢一抬手,把海碗磕在赵昆方的海碗上,「你放心,铁柱这孩子打小就让大人放心,办事儿体贴用心,你尽管教。
不过,孩子一直在铁匠铺,冷不丁跟着你干挑货郎,总有点惹人耳目吧?」
赵昆方知道温天衢也是心疼孩子,接话到;「这你放心,这回来老汉我就想好了。这几天余家千金和张万枫之事总得有了结果。
这段时间我给铁柱开蒙。接下这段情谊,以后我跟铁柱这小子再加紧联系也合情合理。」
「好哇,老赵!你个老家伙,早就盯上我家小子了这是!」温天衢还是很高兴有如此前因和后果的。
「怎么?就兴你和秋亭放火,不行我这独苗苗点灯?!不乐意?不乐意我再找......我瞅着黑风口那煤球家的小煤球也不错,我找他谈去!」赵昆方可不惯着温天衢拿自己打岔。
前边一直拉拉扯扯,一直憋着让赵昆方先吐口就算了。现在说开了还得了便宜卖乖。
赵昆方一个以退为进,温天衢就得上赶着贴上来。
——————
几句道歉和拉扯,两个几十岁的人又恢复了「好兄弟」的模样。
「不说余念荻,差点忘了正事。就算余景升是天机官,那也无法证明这个「余念荻」就是真的呀......怎么办?」温天衢趁着热乎劲转移话题。
「嗯......要不,把大家都叫来商量商量?」赵昆方确实还没有想到什么好主意,「秋亭伤了,黑风口的煤球、南河庄的老石还没有过来问候过呢吧?!正好也节,今年竞舟的事儿不也得商量商量。
大家伙做一块,好好聊聊~」
「也是个主意。那行,我马上安排。」温天衢满口答应,嘴里有嘀咕道「这没有个军师,是差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