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六条肃四方(1/2)
贞观二十年正月丁丑(初一),清晨的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太极殿的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唐太宗李世民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面前的案几上堆放着一摞厚厚的奏折。
他缓缓地翻阅着这些奏折,时而皱眉,时而沉思。这些奏折大多是地方官员呈上的,汇报着各地的政务、民情以及治安状况。
尽管今天是大年初一,本该是喜庆欢乐的日子,但李世民深知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责任重大,即使在节日期间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当他翻到一份关于地方治安的奏折时,不禁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奏折中详细描述了一些地方发生的盗窃、抢劫等案件,以及当地官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李世民心中暗叹,这些问题虽然看似不大,但却关系到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他想起了临川公主李孟姜和驸马周道务,他们今天也应该进宫赴宴。
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他却无法完全放下对地方治安的担忧。
他决定在宴会上与大臣们商议一下,看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加强地方的治安管理。
李世民将密报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溅出星点:
“李德全”
李德泉背疾步上前,象牙笏板还攥在手中:
“陛下有何吩咐?”
“即刻传大理卿孙伏伽,还有尚书省、御史台共二十二人,速来议政殿!”
李世民的指节敲在密报上:
“朕倒要看看,这各州府的糊涂账要瞒到何时!”
半个时辰后,议政殿外传来靴履声。
孙伏伽官服上的獬豸补子沾着晨露,与其余官员鱼贯而入。
殿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影子投在蟠龙柱上,晃得人眼晕。
“都看看吧。”
李世民扬了扬手中密报,纸页在空气中发出沙沙声响:
“陇右道赋税亏空三成,剑南道竟有流民易子而食!”
他突然重重一拍龙椅扶手,惊得前排官员齐齐跪倒。
孙伏伽额头贴着青砖,声音发颤:
“陛下息怒!定是地方官吏玩忽职守!”
“玩忽职守?”
李世民冷笑一声:
“朕派去的巡察使,不是被灌醉就是收了银子!”
他伸手从案头抽出一摞弹劾奏章:
“你们看看,这些密报里写的,比《隋书》里的贪官故事还精彩!”
殿内鸦雀无声,只听得见粗重的喘息声。
李世民缓了缓语气:
“朕今日召你们来,是要用六条诏书巡察四方。”
他抬手示意李德全,老太监立刻捧出六个明黄卷轴。
“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
李世民逐条念着,烛火映得他眼尾的皱纹愈发深刻:
“你们二十二人,每人领一州,若再查不出实情,就别回来了!”
御史中丞张玄素硬着头皮开口:
“陛下,可各州刺史位高权重......”
“位高权重?”
李世民猛地站起,龙袍下摆扫过案几:
“朕给你们尚方宝剑,遇贪腐可先斩后奏!”
他目光扫过众人:
“谁若敢收受贿赂,朕就把他的皮剥下来挂在朱雀门上!”
孙伏伽重重叩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